中国青年网

新闻

首页 >> 即时新闻 >> 正文

流域同治塑淮水新生

发稿时间:2025-08-21 20:01:00 作者:高蕾 来源: 中国青年网

 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21日电(记者 高蕾)八月的淮河大地,烈日炎炎。在蒙洼蓄洪区,只见水平如镜,“千里淮河第一闸”王家坝闸巍然屹立,绿油油的庄稼长势正盛,“深水鱼、浅水藕,滩涂洼地种杞柳”,一幅民安物阜的景象尽展眼前。

  多年来,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在水利部党组领导下,统筹推进水灾害、水资源、水生态、水环境治理,传承弘扬水文化,砥砺奋进、开拓创新,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、保障我国水安全作出了淮河贡献。

  谋定而动 持续水治理

  近年来,淮委系统总结淮河治理经验,聚焦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、保障流域水安全目标任务,科学编制淮河治理方案,认真谋划水安全保障规划,淮河流域防洪规划、水网建设规划、重要河道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、数字孪生淮河总体规划……“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一张蓝图绘到底、一茬接着一茬干、一以贯之抓落实。”淮委规划计划处处长倪大银说。

  进一步治淮的38项工程开工36项,淮河干流峡涡段、浮山以下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2项工程开工在即,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工程建设如火如荼,洪汝河治理等工程进入收尾阶段,沂河沭河上游堤防加固等17项工程竣工验收,出山店水库等一批精品工程荣获鲁班奖等奖项……淮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不断完善。

  引江济淮一期工程建成通水,引江济淮二期、昭平台水库扩容等工程建设全面提速,临淮岗水资源综合利用、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提标等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动,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修编(东线部分)、东线二期工程可研持续深化,农村饮水安全、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、中小河流治理等稳步推进……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建设深入实施。

  淮河干流王临段、蚌浮段等行洪区调整建设工程基本建成,区内20余万不安全人口得到有效安置,居住环境得到显著改善,流域21处国家蓄滞洪区全部建档立卡,蓄滞洪区建设管理、数字孪生蓄滞洪区建设三年行动统筹推进……蓄滞洪区建设管理持续规范。

  淮河防洪“四预”系统投入实战化应用,雨水情监测预报“三道防线”加快构建,“天空地水工”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进一步完善,防洪、水资源管理与调配、智慧河湖、水利综合监管等“2+N”数字孪生业务智能应用领域不断拓展……水利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。

  从科学谋划“十四五”时期淮河治理方案到建设一批基础性、枢纽性重大项目,从加强蓄滞洪区建设管理到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现代化水平……淮河保护治理乘风破浪、行稳致远。

  旱涝同治 防御水灾害

  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、社会和谐稳定,是水利部门的天职。淮委始终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、两手硬,将守护河湖安澜的使命担当一次次书写在防汛抗旱实战中。

  扎紧口袋管控水源,统筹调度是关键。2025年8月4日11时,历时13天的黄淮跨流域应急分水、补水工作圆满完成,利用东平湖南排工程和梁济运河向南四湖上级湖补水8000万立方米,首次实现黄淮两大流域的防洪抗旱工作“双赢”。

  2025年7月,淮河流域有效降雨仅8天,降雨量较多年偏少7成、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少,淮河干流、洪泽湖、南四湖水位持续降低,抗旱形势日益严峻。

  一边淮河干流、沂沭泗河水系旱情持续发展,一边受台风“竹节草”影响,局地可能发生汛情,面对防汛关键期严峻复杂形势,淮委一方面科学调度流域水工程,2025年7月以来,利用南四湖上级湖先后向湖西丰沛地区引水保灌2500余万立方米、向下级湖补水4000万立方米,调度大型水库累计下泄水量16.14亿立方米。

  另一方面,淮委用足用好外调水。主动作为,淮委第一时间与黄委、山东省水利厅联系沟通,协调利用东平湖雨洪资源向南四湖补水。同时利用引江济淮工程双线引水、全线贯通调水入淮4.4亿立方米,利用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满负荷抽江18.7亿立方米。

  “我们坚持精准范围、精准对象、精准时段、精准措施,持续强化防汛抗旱‘四预’(预报、预警、预演、预案)措施,最大限度调度控制工程统筹蓄水保水和洪水防御,密切关注流域17条(个)重点河湖主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保障情况,会同流域4省制定应急水量调度方案,加强取用水管控,科学实施应急调水,使有限水资源发挥最大抗旱效益。”淮委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何琦介绍。

  防汛责任高于天。2024年7月,淮委同样面临“两线作战”的形势。短短7天时间,一边是沂沭泗河水系4次编号洪水,一边是淮河水系第1号洪水,面对旱涝急转、多河同频超警、淮河干流峰高量大历时长等诸多难点叠加的严峻态势,淮委通过安全精准调度流域控制性水工程,成功实现人员不伤亡、水库不垮坝、重要堤防不决口、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目标,有效避免蓄滞洪区启用和近3万人员转移,减淹耕地约8.3万亩,避免洪泽湖超警和淮河入海水道启用,最大程度减轻了洪涝灾害损失。

  多年来,淮委成功战胜2020年淮河流域性较大洪水和2020年沂沭泗河水系1960年以来最大洪水、2021年沙颍河区域性洪水;有力应对“烟花”“杜苏芮”“贝碧嘉”等强台风影响;2022年充分利用雨洪资源“引沂济淮”近15亿立方米,2023年积极调度南四湖水资源9951万立方米支持山东抗旱;2024年科学调度沭水东调向山东日照应急调水3142万立方米、利用引江济淮工程向淮河及以北地区调水2.15亿立方米。

责任编辑:刘雅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