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青年网

新闻

首页 >> 即时新闻 >> 正文

理解爷爷,从观察他拿鼠标开始

发稿时间:2025-09-10 05:53:00 来源: 中国青年报

陈兰明刚打完一局游戏,正在记笔记。受访者供图

  最近,在河北省鸡泽县的东刘庄村,80岁的陈兰明学会了打电竞游戏。

  他是农民、父亲、爷爷,也曾是乡村教师、公社会计、民兵。他的笔记本上,曾经写着一季麦子、玉米的收支,养猪的明细,小儿子打工后往家寄钱的数字,报纸上抄写下的文章。现在,笔记本上记上了游戏要点——键盘中字母的作用、鼠标左右键的功能、游戏界面中不同符号代表的含义。

  是26岁的孙子陈亚恒带他进入了这个游戏世界。他知道爷爷一贯愿意接触新事物,会网购,会用手机应用听小说。而且,他也想和爷爷找点话说,以前他回爷爷家,爷爷总是问他“什么时候结婚”,他聊几句就很快离开。

  他被爷爷养育长大,感情深,但如今找到共同语言很难,他们的出生年代相隔半个多世纪。于是,在爷爷80岁生日时,他决定教爷爷打游戏。陈兰明此前从来没用过电脑。

  很多90后、00后玩家不会注意到,玩游戏需要感官、肢体如何精密配合:眼睛要照顾到整块屏幕,右手手指要灵活地按键,手腕也要小范围地晃动、带动手掌移动鼠标,左手要找准键盘上的“W”键。每一项对老人来说都不简单。

  一位杭州的老年电竞玩家说,看到20多岁的小伙子在一个游戏中玩“空中滞留”,这需要3个按键配合,他做不到。一位老年电竞玩家在刚打游戏时,连“走路”也学了好久,游戏里常朝着墙、朝着天踢腿迈步。

  一次,孙子陈亚恒在外接到爷爷的求助电话,询问如何关闭弹出的窗口。“我们看到的是窗口,他看到的就是一块屏幕。”“不是写不出答案,是摸不到卷子。”

  但他没想到,学打游戏40天后,陈兰明已经可以在游戏里初步独立生存了。这或许得益于陈兰明很老派的认真,登录游戏账号前,陈兰明会先翻看一遍笔记复习;每局结束后,他在笔记本上用对勾或错叉记录这局的输赢结果。

  现在,看起来,陈兰明像个挺专业的玩家了,在孙子的支持下,他还开起了游戏直播。

  杨昊磊是陈亚恒通过短视频运营机构给爷爷找的00后队友,有时和他一起直播。杨昊磊感觉到,对他自己来说,网络是个“可以放得开的地方”,但对陈兰明是“新世界”。有时,陈兰明像逛公园一样,喜欢到处逛一逛,摸一摸。开场,杨昊磊有时会说“Go!Go!Go!”陈兰明一开始听不懂,后来也学会了这样喊,用他的河北口音。

  “光说点老年话也不太好。”陈兰明对记者说,他很少对孙辈讲起过去的事,觉得年轻人不爱听。在爷爷打游戏之前,陈亚恒一直觉得爷爷“思想陈旧,保守”。他不知道爷爷年轻时“也是挺能闯的”。陈兰明没有对孙辈提起过,除了农民、乡村教师和公社会计,改革开放初期,他还尝试下海经商,办厂子,卖过辣椒酱。

  “我年轻时干的事多了,就是都没有成功。”如果说人生也是游戏,陈兰明觉得自己输的时候更多些。20世纪50年代,陈兰明考取师范学校,毕业时碰上三年困难时期,国家经济困难,他也没被分配工作。中年时,当了14年民办教师的他曾有机会转成公办教师,但当时公办教师工资太低,家里有7口人要吃饭,他接受不了,只得放弃。

  但他觉得自己的人生没什么遗憾,“没有亏欠过”,所以踏实。“不要贪太多。”

  这位曾做过公社会计的老人玩了40天游戏,就存下“一亿”多游戏币。这款游戏里,与他相似段位的人,大部分处于“破产”状态——因为大部分玩家会去更核心的地图,搏更大的回报,或者不断花钱换更高级的装备。经历过漫长人生,陈兰明的习惯是“知足”,或者更为谨慎地投入。

  在游戏里,他也不追求打斗的刺激。陈兰明用的是“打得赢就打,打不赢就跑”的策略。“你看长征也是这样。”他对一部关于长征的老电影印象深刻。

  他会避开物资多的区域,那些地方敌人也多,他就进最普通的地图,在地图的边缘地方活动,捡其他玩家“不够塞牙缝儿”的小战利品,别人一次能带回来“几十万”的物资,他每次只能带三四“万”回来,不断地累积。

  陈兰明把游戏里的队友称为“战友”。在游戏里,现实世界的阅历短暂地倒转了。两代人在同一件事上的努力,让他们对彼此的理解更深一步。

  跟着杨昊磊这样的年轻“战友”打游戏,陈兰明才敢进入游戏的核心地图,而且总是在问:“在哪儿在哪儿?”

  杨昊磊说,有时他们原地转个弯儿,或者去打架,“爷爷就丢了”。陈兰明游戏操作的速度相对他们较慢。杨昊磊两人就说“别急,别急,爷爷,我马上回来了。”

  因为总在游戏里“爷爷、爷爷”地喊,看直播的网友戏称他们是“葫芦娃”。

  不过,杨昊磊觉得,到现在为止,爷爷可能还不是很了解游戏机制——陈兰明会精打细算,“一颗子弹多少钱,会不会太贵了”。但他作为队友和陪练,也“释怀了”,觉得这样挺好。

  在游戏中,两代人的思维在碰撞。有位老年玩家觉得一些年轻人太自我中心、个人英雄主义,不能为集体(团队)牺牲自我,游戏打得不顺还会随便“骂人”。在跟陈兰明玩游戏之前,杨昊磊对身边的老人有很多不理解之处,“感觉他们怎么这么抠门”,但慢慢他理解到,两代人接受的教育是“天差地别”的。

  他想,每个人都会变老,也许有一天他也只会和子女说“你们忙”,但面对衰老和现实,“一代人总有一代人解决问题的方法”。

  一位粉丝经常看陈兰明的游戏直播,相比年轻人的电竞直播,这样的视频让他“放松”——老人电竞玩家用的技术,大部分他都懂,他不用动脑子研究,主要是看“唠嗑”。

  另一位教老年人打游戏的主播说,他觉得相比很多年轻玩家,很多老人“才是正儿八经地玩游戏”。而天天打游戏的一些(年轻)人,“其实是在被游戏玩”,太关注输赢。

  孙辈们开始重新审视游戏,他们也不忘提醒爷爷奶奶:解闷之外,千万不要变成网瘾老人。

  实习生 杨开颜 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郭玉洁来源:中国青年报

  2025年09月10日 06版

责任编辑:孙佳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