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力中国调研行|要做“超级连接器” 渣打中国建议全球投资者超配中国市场
发稿时间:2025-09-09 19:44:00 作者:王烨捷 魏其濛 来源: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9月9日电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魏其濛)“我们从今年4月份开始就建议全球投资者超配中国市场,我们看好科技、通信服务和消费3大领域。”记者今天在参加2025年“活力中国调研行”主题采访时来到渣打银行(中国)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渣打中国”),该公司财富方案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介绍,渣打中国对中国市场未来持乐观预期。“美联储预计9月份会继续降息,很多海外资金会出来寻找非美市场投资机会。相对亚太地区其他市场,中国股票目前处在一个比较深的折价状态,下一轮外资资金流向可能会到中国。”王昕杰说。
王昕杰展望中国市场投资潜力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/摄
渣打银行是一家领先的国际银行,其业务遍及全球54个最有活力的市场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渣打网络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市场的重合度超过75%。
“中国是集团网络收入的最大贡献者,我们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。”渣打中国副行长、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及战略产品发展总监杨京说,现在渣打要在“新出海时代”,做好中国企业出海、外企企业来华的“超级连接器”。他透露,过去5年,渣打累计参与支持了超过720个“一带一路”相关项目,仅2024年,渣打中国参与支持了超过200个中资企业出海项目,覆盖清洁能源、电动汽车、TMT、医疗等各个领域。这家银行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,在全球35个市场为企业客户提供人民币现金管理、贸易结算、外汇、人民币债券发行、投融资等业务。
杨京分享渣打中国在华发展经验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王烨捷/摄
杨京说,渣打中国的发展秘诀之一,就是“紧跟大局”。过去,渣打的发展主要服务传统行业,如今,渣打中国来自新经济领域客户的收入已经占到整个对公业务的一半。2024年,渣打中国的收入按年计算同比增加了14%。
帮助中国企业出海,杨京总结了不少经验。他认为,中国企业出海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对当地的法律、人文、制度、市场建立足够的了解。第二个问题,就是汇困。汇困是指因外汇短缺或货币兑换困难导致的经济困境。“我们怎么样把我们在当地经营的收入可以汇回到中国,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。”杨京说,有的新兴市场的国家金融系统本身就很脆弱,当这些国家的货币出现大幅贬值,会直接冲击中国企业在海外的营收,“我们企业本身利润还可以,一旦这些国家汇率贬值,有的甚至贬值达到30%,这就冲销了我们在海外营运的利润”。
为此,渣打中国也在想办法帮助企业解决问题。“身在上海”,就给了渣打中国诸多创新的空间。
“利用上海的政策便利,我们现在在纽约市场、东京市场、中国香港市场所从事的离岸人民币的交易和结构,在上海自贸区都可以同步完成,这给我们中国企业出海,去做好他们的人民币外汇风险管理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,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灵活性。”杨京说,渣打中国在上海自贸区还推出了与伦敦金属交易所挂钩的、以人民币计价和交收的大宗商品套保业务,“这样可以让我们企业在不承担外汇风险的基础上,可以触碰到境外大宗交易的套期保值市场,这都是在上海自贸区完成的”。此外,渣打还通过上海自贸区平台做跨境的外币和人民币贷款业务。
他介绍,上海有创新的土壤和人才。比如,渣打中国成立了一个10多人的量化分析团队,专门从事金融产品的创新工作。“这是我们集团第一次把服务全球的功能放在中国,让一个中国团队来做。”杨京说,成立这支团队时,有海外专业人士担心中国没有这样的人才。“我问他们,你们具体指什么样的人才。对方说,要数学特别好。”杨京当时笑着回答,“数学好的、算法能力强的人,在上海多得是,找到足够的人才一点问题没有”。目前,这支年轻的创新团队正在通过量化模型分析,利用机器学习手段不断提升渣打全球的交易的能力、提升该行全球风险管控能力,“这方面我们也是走在了其他外资银行的前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