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金山小区12幢疑似电瓶车入户充电,请立即核查!”9月的一个晚上,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95后青年电力社区经理谢乐收到一条预警信息。谢乐和社区网格员一起赶到现场后发现,一辆电瓶车正通过插线板在楼道口充电,插座已微微发烫。两人立刻将电源切断,并对车主进行安全警示教育,及时消除了火灾隐患。
慈溪拥有逾80万外来人口,庞大流动人口带来了严峻的用电安全难题——大量电动自行车在室内违规充电。由此引发的火灾风险,一度成为当地基层治理的难点。“在老旧小区和出租屋密集的区域,部分租户安全意识薄弱,对禁止入户充电规定视而不见,甚至刻意躲避检查。”慈溪金山社区党委书记、居委会主任邱晓亮坦言。
破解难题的“钥匙”,正是国网浙江省慈溪市供电公司2024年开始推行的电力社区经理服务体系。这支平均年龄不足28岁的青年电力社区经理服务团队,面向城市、农村、工业3类社区开展“主责、增值、志愿”3类标准化服务。该体系配套开发“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识别”“孤寡老人云看护”“流动人口云监测”等12项数字化产品,将供电服务深度嵌入基层治理体系,形成“小事不出格,大事不出所”“人在格中走,事在格中办”的政企协同服务模式。
该体系不仅守住了消防安全的底线,也将电力社区服务延伸至特殊群体。青年电力社区经理林吉园在一次上门走访排查中注意到,一名独居老人家厨房老旧电线裸露严重,便立即义务为其更换线路并加装漏电保护器,及时排除了安全隐患。林吉园说:“我们做的可能只是换一小根电线、装一个保护器,但对老人来说,这就是他们平安生活的一部分。能用自己的专业帮到他们,尤其是让独居的老人用电更安全、更放心,我感觉特别有意义。”
据统计,该体系运行一年半以来,已累计精准捕捉并预警违规入户充电行为超170次,入户充电核查效率提升80%,协同社区、物业、消防等多方力量整改隐患点423处,隐患整改率也从62%跃升至95%,试点社区独居老人远程看护覆盖率超85%。未来,该公司将持续深化“网格化+数字化”电力社区经理服务模式,进一步扩大社区网格服务覆盖范围,推动服务触角向基层延伸。同时依托数字产品加强对独居老人、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用电数据异常分析,提供定期关爱与精准服务,织起一张有温度的电力服务网。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徐丹阳来源:中国青年报
2025年09月09日 07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