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北京7月24日电 (记者王政、刘温馨)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:截至今年6月末,借助国家产融合作平台,3100多家金融和投资机构瞄准制造业企业急需,推出800余项金融产品,累计助企融资规模突破1.2万亿元,受益企业平均每家获得近3400万元融资支持。
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,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。上半年,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;研究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;出台支持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的并购贷款试点政策等,贷款占比、贷款期限等放宽。
融资产品进一步丰富。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23家战略合作金融机构,为新型工业化各项重要任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。围绕支持重点产业链,联合部分银行推出专项贷款产品,企业信用贷款占比超过42%,最长贷款期限达到10年;在支持产业科技创新方面,推出“中试险+研发贷”、科创贷等产品;针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推出绿色工厂贷、工信数转贷等产品,累计支持企业融资超过1500亿元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将针对重点产业链,推动产品服务创新,完善全产业链多层次金融体系;深入实施“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”专项,健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功能;围绕66个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,推动试点政策、标准等先行先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