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青年网

新闻

首页 >> 国际 >> 正文

中非团结合作为全球治理注入发展动力

发稿时间:2025-09-10 05:50:00 来源: 中国青年报

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,全球治理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。面对部分舆论对多边主义的质疑、对人权体系的误读,以及“成本过高”“责任失衡”等消极论调,全球亟需重塑共识。

  中国相继提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、全球安全倡议、全球文明倡议,并在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议,为时代之问提供中国方案。在此背景下,中非团结合作彰显出超越双边关系的全球意义,其价值集中体现于价值观、理念与实践范式三个层面。

  全球治理的核心在于团结协作。若任由霸权主义、单边行径蔓延,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将遭受冲击。在贸易战和关税壁垒面前,不仅是全球南方国家,发达国家也将面临挑战,甚至深陷困境。例如,美国《纽约时报》就指出,由于美国的关税威胁,加拿大正面临“严峻、持续、深刻和长期的愤怒”。与此相对,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的核心理念,是奉行主权平等,遵守国际法治,践行多边主义,倡导以人为本,注重行动导向。

  长期以来,中非合作始终坚定支持多边主义,以相互理解、彼此支持,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。纳米比亚通讯社指出,在战后80年的今天,中国呼吁国际社会以史为鉴、以和为贵,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尝试。

  在理念层面,中非对开放、包容、平等、共同发展的全球治理理念有着深刻共鸣。在今年8月于马达加斯加举行的第45届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首脑会议上,与会各方达成共识:放大竞争和冲突只会加剧动荡,唯有合作才能实现面向所有人的可持续繁荣。这一立场,正是对零和思维的明确否定。

  在实践层面,中非合作正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关键支撑,中非共同探索的合作与协作范式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认同。今年8月,首届中非人权论坛在埃塞俄比亚举行,与会者指出,非洲民众,尤其是非洲青年正从关注合作红利,转向主动学习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。这表明中非合作已进入互学互鉴、共谋善治的新阶段。

  历史昭示未来。中非携手,不仅是南南合作的典范,更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变革的重要力量。乘合作之势,聚发展之力,方能共绘属于全人类的美好图景。

  (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)

  刘琛来源:中国青年报

  2025年09月10日 04版

责任编辑:孙佳蔚